1980年的春天,韓國首爾的計程車司機金萬燮(宋康昊 飾)獨自扶養11歲的女兒,在聽聞有外國人要坐車一日往返光州就能拿到十萬元後立刻去搶生意,於是載上德國記者彼得(湯瑪斯·柯瑞奇曼 飾)前往被軍方封鎖的光州,才發現那裡正發生無法想像的軍隊血腥鎮壓。
電影中的德國記者全名為尤爾根·辛茲彼得(Jürgen Hinzpeter,1937-2016),從業於德國第一電視台(ARD),曾投身報導過越戰,在受傷之後轉任駐日特派記者,1980年5月聽聞光州暴動的消息便和錄音師亨寧·魯莫爾(Henning Rumohr)一起飛到了首爾,由一名自稱「金世福」或「金四福」(Kim Sa-bok)的中年司機載往光州,辛茲彼得拍攝的光州事件錄像透過外媒的報導讓韓國人民與全球看見真相。2003年韓國KBS第一頻道以「80年5月,藍色眼睛的目擊者」(80년 5월, 푸른 눈의 목격자)特集展示當辛茲彼得在光州所拍到的影像,然後於2005年5月19日韓國放送攝影記者協會(한국방송카메라기자협회)頒發特別獎給辛茲彼得。
事實上金司機將辛茲彼得送過光州軍事警戒線共兩次,而且從辛茲彼得的敘述來看金司機是個穩重且堅定的人,如下:高速公路入口處的「關閉」標誌,彷彿對我們發出了警告,要我們不要再往光州去了!但金司機視若無睹地駛上高速公路,在人車空蕩的路上,加快油門,駛著車往我們的目的地急速前進。車速很快,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又看到許多要求人車繞行、轉往他地的指示標誌,但金司機還是面無表情,緊握著方向盤——直駛光州。
電影中的金司機被塑造成埋首賺錢的單親爸爸,看到學生示威遊行總是說:「你們上大學是為了抗議嗎?應該要好好讀書啊!」直到和辛茲彼得進入光州看到人民的慘狀,金才逐漸意識到政府所隱瞞的暴行,但他並沒有因此天降威能衝上場和軍方拚命,而是如同你我尋常人會有的反應那就是「恐懼」,甚至連車費都不要了只想趕快逃離,回到等待的女兒身邊。
在目睹手無寸鐵的人們被軍人毆打甚至開槍射殺,光州的計程車司機代替救護車接送受傷民眾去醫院,光州的記者想要公諸報導卻被強權遏止,政府透過媒體對外聲稱光州遊行的人都是共產分子,軍隊「合理鎮壓」並無民眾傷亡。種種因素促使金司機鼓起勇氣,開始幫助光州人們,並竭力帶辛茲彼得到機場,讓這些光州事件的真相能公諸於世。
其實英雄的膽子只有豆子那麼小,他受到許多衝擊,也是其中最恐懼、最害怕的人。其實英雄的內心非常軟弱,但他以這樣的內心對抗世上,沒有放棄而戰勝了。英雄以著軟弱的內心戰勝了,所以是英雄不是嗎?──鄭明析牧師〈故事〉
光州與全羅南道是位於韓國最南邊的位置,是如同偏遠鄉村的地方,但這裡卻迸發最強烈的民主意識,【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就是以金司機這個自認「局外人」、「都市人」的觀看角度,呈現出光州人民追求民主化的毅力與決心。
不論是金司機、辛茲彼得還是光州的人們面對軍方的槍棍當然會害怕,身為肉體凡胎的我們會害怕受傷、疼痛和死亡,但更無法忍受的是不公義之橫行,光州的平民英雄們流下的血與淚延續到1987年激發全韓國的六月民主運動,終於迫使全斗煥獨裁政權落幕而走向如今的大韓民國。
之前看過幾部韓國批判時政或社會現實的電影都是給予血淋淋的視覺與內心衝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相較溫和許多,但在暴動與軍民對立的緊張氛圍營造很有實體感,在最後段添加的追逐刺激橋段覺得多餘,反而有點像狗血大方送(欸)!要說是「神片」嘛......至少對我來說還感受不到那程度,但對於經歷過白色恐怖與追求民主化進程的台灣人來說,想必多少心有戚戚焉。
以下吐槽有雷~雷~~雷~~~不想被爆請速離
我們或許會對虛構的金司機形象和光州奮戰的人們印象深刻,但電影對事件真實的見證人辛茲彼得卻著墨不深,他比較是解釋背景的劇情工具。還有後面金司機自己清晨先離開光州時,我全然黑人問號???你們不就是要一起出光州,那你何不直接載德國記者出來就好了,還要這樣愧疚掙扎浪費那麼多時間又跑回去找人???強迫症不能忍!!!(我需要塞冰箱冷靜一下)
不過我最喜歡的劇情是最後金司機將辛茲彼得載出光州時,面對軍人的盤查,當一臉凶相的軍人從後車箱發現這台就是通緝中的首爾計程車時,我只覺得「他們完了」,沒想到下一刻那名軍人默默蓋上後車箱,跟同袍說他們不是通緝對象並放行,這簡短沒幾句台詞的角色讓我瞬間感受到:這些鎮壓的軍人也是國人啊!就算無法認同上層的作法,他們也只能服從,而這名軍人明知放過金司機與德國記者肯定會被軍法處置,但他仍如此選擇了。在這麼多催淚狗血的劇情裡,我對這小段最感動,但接在後面的「計程車大戰鎮暴車」追逐戰倒是又讓我無言了──誰能告訴我計程車是怎麼能撞開鎮暴車啊!?
藍眼睛的目擊者(下):涉險的德國記者與韓國計程車司機
軍隊開槍之後,計程車司機成為民主運動的英雄
昨上映就賣破1.6億!《計程車司機》聲勢強逼《軍艦島》
‘택시운전사’ 김사복 추정 사진 속 서양인 "힌츠페터 맞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