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知名作家"屈原"不等於端午粽子(默默標:學習古文的好處?)

        中國似乎是個離不開「吃」與「故事」的民族,一年當中重大傳統節日──元宵吃湯圓玩花燈、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吃月餅提燈籠,還有各種節令祭祀等等,食物與節日的緊密關係深植華人心中。
        不過說到「屈原」若只想到粽子就未免讓他太可憐了……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像,何以識之?
明明闇闇,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節錄 屈原《天問》全文與解釋)

        學生時期曾有段時間滿喜歡屈原的作品,雖然不好讀,但經過解釋懂了就會覺得文辭和意境很美,敘述呈現的想像既豐富又生動,許多篇幅流露對國家的思慕與忠貞。
        而屈原成為華人學生必讀教材的原因之一或許在於──他是歷史中「第一個可以寫出作者介紹」的華人作家。()

        文字的誕生即是為了「記錄」與「傳遞訊息」,只是形式因人而異。
        從小讀到大的歷代文學,歸納統整之後是一個個「忠君愛國平天下」的精神,只是有人得以施展抱負,有人一生抑鬱而終。
        隨著時代性的演進,文字裡的思潮也跟著翻波流動;因著後人各種方式的解讀,也會展現許多截然不同的風貌。作者本人不現身說明的話,作品就只能建立於各人的立論推測,如此被左右價值。


        攝理教會聆聽三十個論聖經課程都會提到:閱讀聖經要瞭解當時代的地方風俗、記錄狀況與文學筆法,如果只是按字面上理解固然會有解釋不通,和現實與科學認知不符的狀況。
        比如為何以前亞當能活到930歲、挪亞活到950歲,而亞伯拉罕卻只活到175歲?現代人要活超過一百歲更是不多見──試著去了解六千年以來各時代使用的曆法就可見一斑了。
        如同閱讀文言文透過正確的解釋才能讓人瞭解真正意義,並且體會深刻的內涵;聖經也必須按照 神絕對順理、合乎理致的法則來認識,才不至於誤會 神,而是能架起帆航向更高層次的人生道路。

        記得一些科幻小說起初就只被當成娛樂消遣來看,然而隨著科技的推進,小說提到的科學想像「可能」或「已經」成為真實之時,這些作品成為了當時代科學概念先鋒。
        屈原向天開口的一問,或許也代替了地上人們,向天上那位發出了深切的尋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