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不合時宜的氣節

蘇格拉底之死,Jacques Louis David 1787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南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小時候國文課本會節選幾篇文言文作為教材,即使是出自不同朝代、文體、作者,但有種共通的特質──「忠誠」。不論是身陷囹圄(監獄)、流放邊疆甚至被以性命要脅,這些對於古代文人而言都比不上「名節」重要,深受以君主為尊的風氣與教育影響,即使沒人會看見這份氣節,他們還是寧可以死明志

    筆者常會試著將自己代入人物的情境,坦白說實在很難做到像那些忠臣烈士的決心。面對非同尋常會遭遇的牢獄、酷刑、自由與生命的剝奪,人性的趨利避害會想盡辦法免除前者的磨難,然而仍有少數人克服恐懼,只為捍衛信仰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信仰就是不斷自我打臉的真香旅程

    「即使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可能和你結婚。」──《傲慢與偏見》
    西元2000年之後台灣崛起許多被當時稱為經典的偶像劇,筆者雖然不太喜歡看愛情片,但有一種類型倒是現在還會看得津津有味──「歡喜冤家相聲組合」,不論彼此是曖昧對象、朋友還是家人角色,只要有他們互相鬥嘴的片段就很適合拿起爆米花邊吃邊看戲,看看這回合誰會勝出,因此當這樣的愛情片組合終成眷屬而不再吵架時,整部劇基本也該結束了......這點早在兩百多年前就被《傲慢與偏見》作者珍‧奧斯汀完全拿捏了。

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脫離垃圾場人生

    「我一輩子沒做過什麼壞事,問心無愧......」
    曾經有幾次聽過家中長輩自信滿滿的發言,但想到對方幾十年種種「光榮事蹟」,強烈的矛盾感只能讓筆者選擇保持沉默,不予置評。
    如果人待在髒亂的環境久成習慣,就不會想對汙垢急於除之而後快,反而會覺得那是屬於生活的一部分。

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那是你自己的努力,跟信仰無關

    一些不相信 神或是覺得 神不在乎自己的人,其實有不少是曾經努力祈禱和付出的「前」相信者,然而因為沒有得到期待的「回報」而失去了信仰,甚至成為抨擊 神的一邊。筆者在思考為何有些人懇求之後可以得到,但有些人卻得不到?

2024年7月15日 星期一

他們的夢想從未結束~勞塔羅一雪前恥助阿根廷奪冠美洲盃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冠軍隊阿根廷達成歷屆球員努力掙扎36年的心願,經歷將近一個月的舉國慶祝,阿根廷球員們回到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仍要繼續與傷病和俱樂部各種複雜的情勢奮戰。2023年梅西離開歐洲五大聯賽,去到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簡稱美職聯),與昔日巴塞隆納俱樂部的好友們重聚一起踢球;許多在世界盃一役崛起的新生代球員紛紛與大俱樂部簽約,為球隊爭取歐冠(歐洲冠軍聯賽)等賽事獎盃,其中球迷評價最為兩極的球員或許就是前鋒勞塔羅‧馬丁內斯(Lautaro Martínez)。

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三招教你如何得到「神」救援

    從小對我來說,每當要開口請別人幫忙時,都需要經歷一番心理掙扎:別人可能因此認為我能力很差,請別人幫忙會造成對方困擾,可是對方不願意幫忙的話,我又會覺得受傷,儘管知道他者沒有義務一定要幫忙自己......然後衡量一下損失是可以承擔的,就會讓事情不了了之。不過總是有嚴重到不得不需要尋求幫助的事情,因此煎熬對抗著所有焦慮,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對方開口,但還是得到對方的拒絕,就會進入到一片落葉飛過自己充滿斜線背影的內心悲慘世界,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幫助而有怨念,下一次尋找幫助要克服的心理關卡難度就上升一階。

    上述狀況在自己面對 神和耶穌禱告時,就變成「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消極狀態。好的方面來說, 神基本上不會拒絕人的懇求,畢竟我聽不到 神的聲音,就不會有被拒絕之後的難過;至於沒那麼好的方面,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實現?什麼方式實現?

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大地震、告別式與復活

    4月3日早上被地震搖醒後,發現過了好幾秒還沒停,瞬間回想起2018年晚上發生的0206大地震,於是趕緊從房間搖搖晃晃地跑去開大門,怕鐵門會變形卡住。地震平息下來後,同住的教會姊妹才敢從房間出來,檢查家中確定沒有摔破的碗盤和傢俱,透過網路查詢發現方才的地震達芮氏規模7.2,震度達到6強

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

    2024年3月27日中午,張萬正牧師安息主懷,在他93年的人生歲月裡,從33、34歲開始牧會了30年,隨後轉換到攝理教會度過了30年的信仰生活,直到如今蒙主恩召。約16年前,筆者為了就讀大學離家去到他鄉,原本去的教會推薦當地的友教會讓我能繼續聆聽三十個論聖經課程,每次前往教會禮拜時,都會看到座位最前排坐著一位白髮蒼蒼、很認真聆聽證道的老爺爺,後來在姊妹的介紹下認識了這位親切的阿美族張牧師,牧師知道我是慕道友,非常堅定地鼓勵我繼續學習聖經和參與禮拜,向他提到的鄭明析老師學習。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眨了眨眼 鄭明析牧師與他的母親黃喜悅勸師

     2月25日是攝理教會鄭明析老師的母親,黃喜悅勸師的忌日,老師時常會提到他與媽媽之間有趣或感動的經歷,對於在家庭關係中與媽媽最為緊密的我來說,非常能夠對那些故事有所觸動。

    黃喜悅勸師年輕時隨著丈夫到韓國月明洞山谷度過極為艱辛的生活,幾十年當中拉拔七名子女平安長大,擁有過往傳統婦女的韌性與超人般的忍受力,鄭明析老師提到媽媽常說:「我就算倒過來生活也能活。」因為<就算倒立也還是活著比較好>的這想法確立在她心中,所以她就算辛苦也不覺得那很辛苦,不覺得痛苦是痛苦。(2018年8月31日週五清晨證道話語節錄)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泳不放棄(NYAD) 勝過電影的真人真事 瘋狂的人會成功

    這是我第五次站在這個海岸,古巴海岸,望著遠處的地平線,再次相信我將成功橫渡這片遼闊的危險海域。不僅是我已嘗試了四次,世上許多傑出的游泳健將自1950年以來即開始嘗試,至今仍無人成功。──黛安娜·奈德(Diana Nyad)

    1978年28歲的黛安娜‧奈德第一次挑戰從古巴哈瓦那游到佛羅里達基韋斯特島,這110英哩(177公里)的水中之路從未有人能在沒有防鯊籠保護的情況下成功游完,但她在遭遇水母的毒刺攻擊下不得不放棄。32年之後,60歲的奈德下定決心再次面對這項生命中極端艱鉅、幾乎不可能成功的目標,並在幾年當中經歷籌備、失敗、再重整......2013年,64歲的奈德與她的團隊第五次踏上征途,經歷53小時,在9月2日完成了這史無前例的壯舉。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移山的信心要多大才有用?宗教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嗎

    身邊有一些印象中在一起很久的情侶朋友,可能到了某天偶然從其他人或社群網站得知他們分手有段時間,已經各過各的生活不再聯絡,除掉一些上升到民事法庭的因素,多數都是情感淡了、無法再忍受下去而分開。許多人在熱戀期總是和對方有說不完的話,恨不得每分每秒都黏在一起,然而當對方不再那麼積極回覆訊息,或是不再那麼認真看待自己的問題和意見,似乎就能聞到一種愛情即將過期的味道。

    對於離開基督信仰的人好像也可以用上述來這麼比喻,當自己沒有得到像以前那麼多的恩典,弟兄姐妹對待自己也沒有像還沒受洗前那麼關心積極,尤其是在遭遇困難時禱告祈求的事情沒有實現,都會成為導火線讓人全盤否定過去所體會 神和耶穌的愛,對於聖經的教導也容易流於自我主觀去解讀。有些離教者會在一段時間自我沉澱之後,逐漸找回對 神和主的確信而再恢復信仰,有些選擇度過自己的生活,而有少數會成為極端反對者,控訴教會或教友對自己造成的傷害,放大自己的負面情緒多於根據事實的陳述。

   但是不論是否想繼續這段感情/信仰,選擇都在於自己。人或許還會情緒勒索,可是 神和耶穌的立場從來不會去強迫人盲目追隨信仰,聖經的話語就像婚約誓言那樣絕對,因此才敢說是「真理」,而是否要套上這婚約的戒指,必須要人自己願意伸出手才行,強迫的婚姻和愛情都是種犯罪。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誰是下個流言終結者?【奧本海默】能否幫諾蘭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是一個以將電影藝術商業化最成功的一名導演,無疑諾蘭在電影界打造了一條目前只有他能橫行的專用道,不論是1998年第一部長片【跟蹤】就開始在玩他擅長的非線性敘述,這電影手法延續到之後的【記憶拼圖】、【頂尖對決】以及改編自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諾蘭既可以拍出【全面啟動】這種虛實交替的哲理動作大片,也可以將【敦克爾克大行動】這類枯燥的歷史紀實電影拍攝出新局,當你以為【天能】已經是諾蘭風格敘事炫技的極致時,如今【奧本海默】很可能成為諾蘭獲得最高成就的作品。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神的行動藝術品

    從小到大認識過的同學幾乎都不記得名字了,但有一、二位仍然鮮明存在記憶中,他們並非跟自己特別交好或者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卻如同一幅難忘的美麗風景,從未隨著時間而褪色。一位是國中當班長的女同學,她是標準的成績好、個性謙和但做事很有魄力,如同漫畫裡才會出現的優秀角色,身為社交障礙者的我曾一度主動去接觸她,希望可以跟她當朋友,但著實不擅長聊天和維繫情誼,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另一位是高一時期一個身高不高又皮膚黝黑,但身材很結實,有一雙可愛的大眼睛,是少見脾氣很好且不自以為是的男同學,常被同學當成吉祥物一般捉弄也沒發火過,而他本身也搞笑但不下流,讓有厭男症的我也討厭不起來,看到他倒是不自覺心情會好起來。

    後來分析了一下這些會讓我產生好奇的人物,其實就是自己所嚮往卻不容易做到的理想人格類型,在他們身上很自然且有魅力,放在我身上就需要很多刻意努力加練習,這也成為之後會去到攝理教會的契機,因為遇到擁有像上述相似氣質的人,我也想要改變成自己所期待的類型。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

    2023年12月27日,韓國資深演員李善均被警方發現陳屍車內,疑似燒炭自殺,享年48歲,其此前兩個多月的時間正在接受警方關於涉嫌非法使用毒品的調查。李善均死亡前幾天的12月23日被警方第三次傳喚,經歷徹夜19小時高強度審查到隔天24日清晨5點,26日李善均提請警方對他與指控其吸毒的唯一證人進行測謊,以檢驗雙方陳述的可信度,然而在警方尚未決定,27日就發生李善均的死訊,李善均生前接受的尿液、毛髮檢測皆為陰性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為什麼不看心理醫生?與攝理教會牧師面談的經歷

    午休時在學校走廊遇到之前帶營隊認識的一名六年級學生小傲(化名),他在別的班級教室門外罰站,我問他為什麼在這裡?小傲說是班導要他等那班的學生回來之後道歉,我想了一下就跟他說事情完成之後過來辦公室一趟。小傲在午休結束的下課時間過來,我指著桌上一小盤同事分享的生日蛋糕說請他幫我吃掉,小傲愣住地再次確認我的話之後,他說他要拿給班導吃,這回輪到我詫異了一下,便詢問他為什麼要拿給班導?小傲說班導因為剛才的事情對他印象不好,所以他想把蛋糕給班導吃來挽回一些好印象,我聽完不禁莞爾就接著問:「你覺得老師對你印象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小傲想了一下回答:「說話沒有思考......講話很難聽。」於是我說:「那你想要改善老師對你的印象,應該要從改變剛才你說的那些部分開始,而不是拿一塊蛋糕給老師吃......這蛋糕你就自己吃掉吧!」小傲聽完有些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人對於洗腦的恐懼來自於邪教和政治?

    當你不斷透過各種媒介聽到同一首歌,甚至沒有刻意去學就能哼上幾句;當你聽到朋友對一件事物的好評,會忍不住想去體驗看看;當多數人都認同某一種現象時,你是會贊同?還是提出其它想法呢?

    有沒有可能,人的一生當中就是不斷在經歷「洗腦」的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