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游子他鄉-父母和弟兄不一樣

        中秋前一晚母親捎來電話......
        「我雖然叫你年底要考試再回來,但後來越想越不對──」
        「若是你的朋友們都返鄉,這樣不就只剩你一個人了嗎?我還叫你不要回來──」
        「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想回來就回來吃月餅啊!」
        隔著話筒,母親日漸衰老的臉龐浮現眼前,一時也不知該應諾什麼。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我們忘記了,月亮還記得


說到「月亮」,你會想到什麼?

從古代到現在的人們對於「月亮」都有特殊的情感。在無法透過科技能便利聯絡的時候,抬頭一看,似乎透過月亮就能將想說的話傳達給遠方之人......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中秋,解開心情來團聚吧

        每到中秋,鄭明析老師都會想起過去和父母在家鄉過節的景況.......

        老師跟父母一起住在故鄉並工作的時候,如果遇到中秋節,那時就會因為沒有錢而跑去山上,剪下長長一段8月成熟的野葡萄藤,然後放在木架上背回來送給父母。雖然沒有錢,但我卻這麼做了,想盡辦法一定要把佳節禮品送給父母。
        因為大哥在首爾,所以會買牛肉和各種禮物來送給父母。其他兄弟也會買禮物回來。
        爸爸吃了我摘回來的野葡萄後,說:「唉唷,好酸!」然後就皺著一張臉說:「這個太酸了,我不敢吃。」
        媽媽則說:「你只摘了野葡萄回來嗎?什麼時候才要去工作,然後像哥哥們那樣買牛肉回來呢?」
        至於哥哥們因為是住在首爾,所以看到我摘回來的野葡萄就很開心地拔下來吃,並且說:「真好!」我看到他們這樣,就覺得很有成就感。
        因為哥哥們住在都市裡賺錢來用,所以可以買都市的東西回來,但是老師待在月明洞山谷跟父母一起耕田,所以一整個月當中連錢都沒有摸過。雖然老師當時能奉獻大約韓幣100圜、30圜、20圜給教會,但是遇到節日時,仍然沒有錢可以去市場買些東西回來。
        假如當時父母在兄弟面前說一句:「現在是中秋節,就算是野葡萄,如果去市場買的話也應該很貴吧!」那麼我應該會很開心並感到滿足,然而父母並沒有這樣說。就算父母年事已高,但不瞭解的部分仍然完全不瞭解,所以父母並沒有說出這樣的話。
        即使是父母,也常會在不瞭解的情況下說話,所以各位回家過節時,或許父母會說出讓各位傷心的話,但希望各位總是要以和睦來對待父母。如此一來,各位的內心反而會更加舒服。只要以自己的內心、以愛來對待自己,也瞭解心情來對待自己就行了。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露西Lucy一窺<腦>與<超能力>最高機密!?


        法國名導演盧貝松去年在台灣為電影《露西》取景時引起不少話題,等到電影正式上映時不意外在台灣獲得極高的票房。除了可以看到熟悉的台北場景,動作女星史嘉蕾‧喬韓森運用超能力打鬥的場面也是一大賣點。

        電影透過摩根‧費里曼飾演的腦學博士提到:「一般人僅會使用到大腦一成的能力,如果能百分之百發揮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以此為主軸,由露西帶領我們見識未知的腦超能力領域──其實就是編導者的想像與推測

        若以科學角度來看《露西》會覺得很荒謬,但自古以來「科技」就是建立在「好奇心」與「想像力」的基礎上,才能有今天的發達與進步,所以「想像」、「思考」是很重要的。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你心目中的理想愛情塔?


是否曾經想過「理想對象的條件」呢?

通常第一層可能會想對方的外貌、學歷、職業或家境等等;第二層則會期盼對方具有怎樣的個性和興趣;而第三層可能是較少人觸及的部份──要如何一起生活呢?

不過現實中會發現「理想對象真難找」、「可惜我不是對方的理想對象」或「理想對象只是個參考罷了」等等,但這些問題似乎會因著一句話而解決,那就是......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原諒七十個七次的方法


常人說愛多少若變成了憎恨,就會恨多少......
若已憎恨,是否也有可能轉變成相對質量的「愛」呢?

        大衛為以色列民族擊殺囂張跋扈的歌利亞將軍後,人們都很推崇大衛,導致他往後被掃羅王不斷迫害,度過一段逃亡的歲月。在每天的生死交關中,大衛更努力禱告與獻上讚美,寫下了許多對 神告白的詩歌。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
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

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
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
(詩篇37:8-9)

        耶穌提到<愛仇敵>部分說:「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們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章43-44節)

        對常人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觀點──憑什麼別人明明對我不好我還要對他好?什麼右臉被打連左臉也給他打(馬太福音5章39節)?難道是瘋了嗎?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讓內心活過來


        有個讀文學研究所的朋友曾開玩笑,當他看文本時,儘管中間洋洋灑灑一堆論述,但不用懷疑──最後一定是寫「尚待研究」或「沒有結論」等等。
        當我們做一個習題,或是面對一件需要判斷的事情,但答案卻是這也可以,那也可以,無法下定論也沒有解決到根本,最後只會感到茫然且空虛。
        若能有一件事,可以讓自己很確定答案,即使那答案不符合普遍價值觀和別人的看法,但仍能讓自己產生強烈的信心與喜悅。